石炭井矿区位于贺兰山北段,南北长28公里,东西宽24公里,面积约672平方公里。包兰铁路经过本区东测,平汝支线由平罗车站经马莲滩、石炭井、呼鲁斯太至汝箕沟矿,距包兰铁路的平罗车站36km。公路北达三道坎、吉兰泰和盐池,西经呼鲁斯太矿区至巴音浩特,南连沿山公路(110国道),交通方便。 矿区共分三个区:呼鲁斯太区石炭井区和马连滩区。本区为中山丘陵地形,海拔1300~2400米。 各矿亦有公路相联,交通便利。

石炭井矿区位于贺兰山北段,南北长28公里,东西宽24公里,面积约672平方公里。包兰铁路经过本区东测,平汝支线由平罗车站经马莲滩、石炭井、呼鲁斯太至汝箕沟矿,距包兰铁路的平罗车站36km。公路北达三道坎、吉兰泰和盐池,西经呼鲁斯太矿区至巴音浩特,南连沿山公路(110国道),交通方便。 矿区共分三个区:呼鲁斯太区石炭井区和马连滩区。本区为中山丘陵地形,海拔1300~2400米。 各矿亦有公路相联,交通便利。

概况

石炭井矿区位于贺兰山北段,平(罗)~汝(箕沟)支线贯穿矿区,距包兰铁路的平罗车站36km。公路北达三道坎、吉兰泰和盐池,西经呼鲁斯太矿区至巴音浩特,南连沿山公路(110国道),交通方便。

矿区内电力主要靠大武口火电厂,以110千伏输电线路与石嘴山火电厂、青铜峡水电厂所构成的电网供电,电力充沛。

石炭井区用水取自大磴沟立水源地;呼鲁斯太区取自宗别立水源地;马列莲滩区可暂在西沟,马莲滩沟中载流供水。

本区属大陆性气候,极端最高温度38℃,极端最低温度-28℃,年平均降水量150~272.6毫米,最大风力达10级,冻土深度一般0.7米。

地质

本区主体为开阔且不对称的向斜构造,轴向15°向斜北部闭合,向南东倾伏,东翼平缓、西翼陡峭,北部被别斯胡图横断层所切,南止大磴沟逆断层,西被勃力海带逆断层切割,构成本区自然边界。全区南北长不足10km,东西宽近9km,面积约90km。东部跨越石炭井背斜和李家沟断层后至李向沟向斜含煤地层出露。南部靠近大断层附近的次级断层与褶皱比较发育,使得煤层连续性遭到破坏。

(一)太古界贺兰山群(Arhl):岩性为花岗岩、片麻岩和混合岩。厚度不详。

长城系(Ch):灰白色石英砂岩,底部有10~20米灰绿、棕红色浅变质泥岩及石英岩,厚度不详。

寒武系(∈):上部为薄层状灰绿色钙质泥岩夹灰色薄层状石灰岩,具鲕粒、竹叶状,厚约115~250米;下部由紫红、灰绿色泥岩、薄层石灰岩组成,厚约134~252米。

石炭系(C)

中统羊虎沟组(C2y):以灰白色石英砂岩、黑色泥岩为主,夹灰岩及薄煤,一般不可采。仅呼鲁斯太含可采煤层。厚0.2~6.30米。

上统石炭系(C3t):为灰白色粗~粉砂岩及灰黑色细、粉砂岩、泥岩,夹灰岩及煤层。石炭井区含煤8~15层,可采3~7层,可采含煤系数4.3~15.1%,马莲滩区含煤12层,可采2层,可采含煤系数5.2%,呼鲁斯太区含煤16~25层,可采含煤系数3.1~6.9%。厚48.40~220米。

二叠系(P)

下统山西组(P1s):上部为黄绿、灰绿、灰黑色粗~粉砂岩,泥岩平薄煤,下部为灰白、灰黑色粉砂岩、粗砂岩、泥岩。煤层多位于中下部。石炭井区含煤3~6层,可采2~4层;可采含煤系数11.7~17.4%,马莲滩区含煤4层,可采1层,可采含煤系数13.5%;呼鲁斯太区含煤3层,可采2~3层,可采含煤系数10.9~15.8%。厚30~150米。

下统下石盒子组(P1x)和上统上石盒子组(P2s)

上部为一套黄绿、灰绿色粗砂岩;下部为黄绿、灰绿色中、粗粒砂岩、细砂岩及粉岩夹薄煤数层,偶具可采厚度,底部为杂色厚层粗砂岩。厚150~643米。

上统石千峰组(P2sh):上部以紫红色粗砂岩为主,下部为黄绿色粗砂岩及紫红色砂岩,底部为杂色砾岩。总厚约408~760米。

三叠系(T)

中统纸坊群(T2z):以浅灰绿色粗粒厚层砂岩为主,厚度>1000米。

上统延长群(T3y):为厚层灰绿色含砾粗砂岩间夹薄层暗紫色粉砂岩。总厚>3000米。

第四系(Q):由黄土、砂土、风成砂、砂砾、砾石和角砾组成,一般厚0~20米。

(二)构造

矿区主要构造系由走向北东的复式褶皱和断裂组成。由西向东有呼鲁斯太向斜~马莲滩向斜及李家沟单斜。向斜一般开阔,东翼倾角20°~30°,西翼大部被逆冲断层所破坏,倾角变陡。在石炭井和马莲滩区的连结部位及呼鲁斯太区的南段还见有断面南倾,向北逆冲的东西向逆断层,破坏了近南北向的褶皱和断裂。

煤层与煤质

石炭井矿区含煤十一层,其中可采煤层(七、九、十三)及局部可采煤层(六、八、十一、十二)共七层,第九层煤煤厚5.61~17.28m,为主要可采煤层,该煤层属稳定~较稳定型,但结构复杂。

本区煤种具明显带状分布特点,煤种自北向南,由气煤带依次进入肥煤带,焦煤~瘦煤带,贫煤~无烟煤带。

呼鲁斯太区:煤系在乌兰井田最厚,平均317米,含煤20余层,可采16层,总厚30.74米。煤系地层向南变薄,煤层稳定性降低,可采层减少,煤层厚度减薄。

百灵井田煤系厚258米,含可采煤层13层,平均总厚20.68米。

巴音井田煤系厚257米,可采煤层6层,平均总厚14.13米。羊虎沟组含煤20余层,平均总厚5米。仅26、27、28三层局部可采,平均总厚1.88米。煤类以焦煤为主,其次是瘦煤、肥煤和气煤,呈北西向带状分布,一般由浅而深,由北而南变质程度加深。山西组各煤层属富灰、低硫、低磷煤,大原组煤层为低~富灰、中~富硫、低磷煤。

石炭井区:煤系地层平均厚290.79米,含业20余层,平均总厚39.38米,可采煤层5~11层,平均厚18.02~33.74米。

煤类以焦煤为主,山西组煤层为中灰、低硫、中磷煤,太原组煤层为中灰、中~富硫、低磷煤。

马莲滩区:煤系总厚约260米,共含煤16层,煤层平均总厚15.80米,可采3层平均总厚12.33米。煤类均属无烟煤。山西组煤为高灰、低硫、中磷煤,太原组煤层为中灰、高硫、低磷煤。

开采条件

1、松散地层特征:第四系冲、洪积物厚0~20米左右,由黄土、砂、砾石组成。

2、煤层顶底板岩性:顶板分中粒砂岩,细粒砂岩及石灰岩、泥岩和砂质泥岩。中细粒砂岩饱水时抗压强度>400Kg/cm2,灰岩饱水时抗压强度大于900Kg/cm2故稳定性良好,粉砂岩、泥岩则抗压强度较差。

3、瓦斯、煤尘、自燃;呼鲁斯太、石炭井区矿井均为一级瓦斯矿,向深部可增至二级瓦斯矿,马莲滩区属三级至超级瓦斯矿。呼鲁斯太区、石炭井区煤尘均有爆炸性。马莲滩区煤层无爆炸性危险。各区煤层均能自燃。

储量

1953~1965年该区进行勘探,除西翼井田为普终勘探外,其它井田均为精查勘探程度,勘探面积20.0km,累计探明各级储量为3.2667亿吨。截止到2007年底保有储量1.9023亿吨。

石炭井区;有生产矿井5处,核定设计能力376.6万吨/年,保有储量总数90350.2万吨。其中,生产矿井保有储量45358.9万吨。尚未利用的精查储量31130.7万吨,可供进一步勘探储量13860.6万吨。